“一带一路”科技与经济合作联合培训(第二期):低碳发展与新能源交通
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项目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T) Program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Platform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s in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第二期联合培训:低碳发展与新能源交通
加快“一带一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转型
2021.6.29——2021.6.30
一、培训背景
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21世纪最大的全球挑战之一,这需要在国际社会共同合作加以解决。中国在2020年宣布将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在清洁技术方面遥遥领先,是目前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者、生产者和消费国。世界上每三个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中就有一个在中国。 这里还拥有世界上近一半的电动乘用车、98%的电动客车和99%的电动两轮客车。中国在生产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到2025年,中国的电池设备容量将几乎是世界其他地区总容量的两倍。
对于世界各国来说,了解和分享各国之间促进低碳发展倡议的最佳做法和经验对推动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跨学科的方法可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传播,通过合作研究和参与来支持政策制定。 因此,中国正在将其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方面的广泛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带到“一带一路”国家。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在后疫情时代恢复经济发展与建设的迫切需要, 联合培训中心组织第二期联合培训项目,以加速向低碳和气候适应性发展的过渡。该培训将涉及低碳发展的三个重点领域:
(1) 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
(2) 智能有弹性的输配电网基础设施
(3) 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最新电动移动实践
低碳开发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市场领导者,将出席培训分享经验。 这次培训将促进南南合作的政策制定,提升“一带一路”国家在相关领域规划和发展的能力。希望通过此次培训项目加强中国绿色企业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在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的投资合作机会。
二、组织结构
支持单位: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
中国驻伊朗大使馆
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馆
伊朗驻中国大使馆
主办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
经济合作组织科学基金会
承办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一带一路”科技与经济合作联合培训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巴基斯坦科技与经济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
一带一路国际交通联盟
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发展中国家工程技术学院
北京绿色设计促进会
四、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主要为“一带一路”国家相关领域的政府气候变化部门、能源部门、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等。
五、注册方式
线上参会:
感兴趣的参与者可以登录 http://ecosf.org/training.aspx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您将收到关于登录方式和密码的信息,以此访问培训课程。
线下参会:
地点:紫玉饭店玉澜楼二层多功能厅
请扫描二维码报名。
六、日程安排
时间:7月6日 下午14:00-18:00
Zoom ID: 833 8866 3213
https://zoom.com.cn/j/83388663213?pwd=c1ZGMHk5blpIbjNxdGpFWnh1WURWdz09
特邀嘉宾:
巴基斯坦气候变化部联邦秘书 纳希德·沙·杜拉尼 (Naheed Shah Durrani)
主讲嘉宾:
熊万鹏 中国海外控股集团党委书记、总裁
秦毓毅 国家电网四川综合能源公司副总经理
刘 巍 国家电网派驻阿曼国家电网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
刘岱宗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部门主任
曾 韬 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电力设备新能源首席分析师。
时间:7月7日 下午14:00-18:00
Zoom ID: 827 2025 4828
https://zoom.com.cn/j/82720254828?pwd=MS8xeExPL1ZyOFdJd2lhQm9hWHd1QT09
主讲嘉宾:
张旭明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向 晋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郑隽一 万邦新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国家标委会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技术 委员会专家
李彦泽 奥动新能源德国合资公司欧亚电巴国际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