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以“汇智构新局•协联促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多式联运创新发展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公路学会、一带一路国际交通联盟(BRITA)、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政府、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由中国公路学会运输与物流分会、青白江区科学技术协会、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青白江区交通运输局、青白江区国贸和物流局、《中国公路》杂志社承办。来自中国科协、国家发改委、地方政府等领导、行业专家及200多位企业代表出席会议。与会嘉宾围绕国际多式联运国家政策、行业趋势、企业实践等内容开展交流、探讨和咨询。
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乔云主持论坛开幕式。他代表论坛主办单位对代表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提出,论坛要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关于“科创中国”品牌建设的总体要求,增强交通运输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促进科技融合发展。
成都市青白江区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任智勇在致辞中介绍了青白江在发展国际多式联运方面的优势,并希望能够举办这次论坛促进青白江区政府及企业加强与专家和代表们的进一步交流,共同推动当地多式联运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深度融合,共同谋划青白江区多式联运创新发展蓝图。
成都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罗蓉在致辞中表示,期待中国公路学会与成都科协以此次论坛为新的起点,在重大的创新平台、会地联合创新科技经济融合等重要领域携手探索创新,深层次、更高层面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高水平搭建科技创新与科技经济融合创新发展平台,为成都多式联运体系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出力献策,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的建设、会地合作,贡献成都方案。 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路联(IRF)副主席、一带一路国际交通联盟执行主席兼秘书长刘文杰在致辞中提出,我国在经济贸易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离不开多式联运等运输手段的重要作用。他希望“国际多式联运会地联合创新中心”能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技术和模式创新引领的智库,信息互联互通的重要渠道,未来交通、各种运输方式建设的阵地和高地。 中国科协战略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科创中国”四川、重庆挂点组组长赵立新在致辞中表示,希望中国公路学会、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政府能够深化合作,在中国科协和成都市科协的支持下,共同将国际多式联运会地联合服务团打造成产学研供需对接的信息平台,人才与技术的赋能平台,技术服务与交易的应用平台。 在本次论坛上,还举行了“国际多式联运会地联合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按照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品牌建设要求,在2020年11月“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成都论坛”期间,中国公路学会、成都市科协、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组建国际多式联运会地合作联合创新中心的合作协议,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将谋聚各方优势,构建青白江“科学合理、功能完备、开放共享、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国际多式联运发展模式,为成都市、西部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和经济振兴提供支撑。 在本次论坛期间,青白江区政府、青白江区科协和青白江区铁路港管委还进行了“科创中国·成都国际铁路港多式联运专家战略咨询会”。会上,青白江区管委聚焦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围绕多式联运和产业发展堵点、难点提出咨询问题,与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并提出建议和意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论坛举办期间,相关专家及企业代表赴青白江区欧洲产业城、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积微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考察调研,并就青白江区产业政策、行业发展、技术革新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与咨询。